關于排水管道修復結構性狀況評估規定
管段結構性缺陷參數F的確定,是對管段損壞狀況參數經比較取大值而得。本規程的管段結構性參數的確定是依據排水管道缺陷的開關效應原理,即一處受阻,全線不通。因此,管段的損壞狀況等級取決于該管段中嚴重的缺陷。
管段損壞狀況參數是缺陷分值的計算結果,S是管段各缺陷分值的算術平均值,Smax是管段各缺陷分值中的高分值。
管段結構性缺陷密度是基于管段缺陷平均值S時,對應S的缺陷總長度占管段長度的比值。該缺陷總長度是計算值,并不是管段的實際缺陷長度。缺陷密度值越大,表示該管段的缺陷數量越多。
管段的缺陷密度與管段損壞狀況參數的平均值S配套使用。平均值S表示缺陷的嚴重程度,缺陷密度表示缺陷量的程度。
在進行管段的結構性缺陷評估時應確定缺陷等級,結構性缺陷參數F是比較了管段缺陷高分和平均分后的缺陷分值,該參數的等級與缺陷分值對應的等級一致。管段的結構性缺陷等級僅是管體結構本身的病害狀況,沒有結合外界環境的影響因素。管段結構性缺陷類型指的是對管段評估給予局部缺陷還是整體缺陷進行綜合性定義的參考值。
管段的修復指數是在確定管段本體結構缺陷等級后,再綜合管道重要性與環境因素,表示管段修復緊迫性的指標。管道只要有缺陷,就需要修復。但是如果需要修復的管道多,在修復力量有限、修復隊伍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制定管道的修復計劃就應該根據缺陷的嚴重程度和缺陷對周圍的影響程度,根據缺陷的輕重緩急制定修復計劃。修復指數是制定修復計劃的依據。
地區重要性參數中考慮了管道敷設區域附近建筑物重要性,如果管道堵塞或者管道破壞,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影響也不同。建筑類別參考了《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該標準中第3.0.1條,建筑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考慮的因素:“1建筑破壞造成的人員傷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的大?。?城鎮的大小、行業的特點、工礦企業的規模;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對全局的影響范圍大小”。由于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劃分和本規程地區重要性參數中的建筑重要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因素,所以本規程關于地區重要性參數的確定,考慮了管道附近建筑物的重要性因素。
管徑大小基本可以反映管道的重要性,目前各國沒有統一的大、中、小排水管道劃分標準,本規程采用《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維護技術規程》CJJ68-2007第3.1.8條關于排水管道按管徑劃分為小型管、中型管、大型管和特大型管的標準。
埋設于粉砂層、濕陷性黃土、膨脹土、淤泥類土、紅粘土的管道,由于土層對水敏感,一旦管道出現缺陷,將會產生更大的危害。
處于粉砂層的管道,如果管道存在漏水,則在水流的作用下,產生流砂現象,掏空管道基礎,加速管道破壞。
濕陷性黃土是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受水浸濕,土體結構迅速破壞而發生顯著附加下沉,導致建筑物破壞。我國黃土分布面積達6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濕陷性的約為43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的甘肅、陜西、晉、寧、河南、青海等省區,地理位置屬于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地帶,其物質主要來源于沙漠與戈壁,抗水性弱,遇水強烈崩解,膨脹量較小,但失水收縮較明顯。管道存在漏水現象時,地基迅速下沉,造成管道因不均勻沉降導致破壞。
在工程建設中,經常會遇到一種具有特殊變形性質的粘性土,其土中含有較多的粘粒及親水性較強的蒙脫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礦物成分,它具有遇水膨脹,失水收縮,并且這種作用循環可逆,具有這種膨脹和收縮性的土,稱為膨脹土。管道存在漏水現象時,將會引起此種地基土變形,造成管道破壞。
淤泥類土是在靜水或緩慢的流水(海濱、湖泊、沼澤、河灘)環境中沉積,經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含有較多有機物、未固結的飽和軟弱粉質粘性土。我國淤泥類土按成因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沿海沉積淤泥類土,一類是內陸和山區湖盆地及山前谷地沉積地淤泥類土。其特點是透水性弱、強度低、壓縮性高,狀態為軟塑狀態,一經擾動,結構破壞,處于流動狀態。當管道存在破裂、錯口、脫節時,淤泥被擠入管道,造成地基沉降,地面塌陷,破壞管道。
紅粘土是指碳酸鹽類巖石(石灰巖、白云巖、泥質泥巖等),在亞熱帶溫濕氣候條件下,經風化而成的殘積、坡積或殘~坡積的褐紅色、棕紅色或黃褐色的高塑性粘土。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廣西、安徽、四川東部等。有些地區的紅粘土受水浸濕后體積膨脹,干燥失水后體積收縮,具有脹縮性。當管道存在漏水現象時,將會引起地基變形,造成管道破壞。
中儀X120-D可控點位修復系統介紹:由主控系統和氣囊兩部分組成,根據不同的管徑選擇規格對應的氣囊,對破損點進行的修復。主要用于排水管道點位缺陷點的修復。
產品特點:
1、:8分鐘可修復一個破損點,為自然固化點位修復法的1/5;
2、穩定:無懼嚴寒酷暑,不受環境影響;
3、:通過視頻和編碼器,可將氣囊定位到待修復部位;
4、可控:固化過程可控,修復全過程可實時視頻監控;